行業(yè)資訊
眾所周知,脂肪液化嚴重影響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風險,嚴重的會造成敗血癥,膿毒血癥危及生命。那么骨科術后切口發(fā)生脂肪液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脂肪液化發(fā)生的原因及治療策略,望對大家的學習和參考有所幫助。
01 什么是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手術傷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切口處脂肪較多并采用電刀手術時,其發(fā)生機制可能是由于電刀所產生的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的淺表燒傷及部分脂肪細胞因熱損傷發(fā)生變性, 同時脂肪組織內毛細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 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液供應進一步發(fā)生障礙, 術后脂肪組織發(fā)生無菌性壞死, 形成較多滲液, 影響切口愈合。
查閱文獻發(fā)現,脂肪液化現在并無統(tǒng)一診斷標準,目前大多參考以下診斷標準:
1、多發(fā)生在術后 1 周以內,大部分患者除發(fā)現切口有較多滲液外,無其他自覺癥狀;部分患者可在常規(guī)檢查切口時發(fā)現敷料上有黃色滲液,按壓切口皮下有較多滲液;
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組織游離,滲液中可見飄浮的脂肪滴;
3、切口無紅腫及壓痛,切口邊緣及皮下組織無壞死征象;
4、滲出液涂片鏡檢可見大量脂肪滴,連續(xù) 3 次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參照這個診斷標準,有一點要注意——切口的脂肪液化并無細菌感染,屬于無菌性炎癥反應,切不可將感染的切口誤認為是脂肪液化,延誤治療時機。
02 脂肪液化后會轉為:
·繼發(fā)感染;
·經治療愈合;
·長期流液,無法自愈。
對有內植物(假體、螺釘)后脂肪液化處理目前有如下幾種方法:(1)定期換藥;(2)取出內固定;(3)再次縫合傷口;(4)抗感染治療。
03 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
·肥胖
·高頻電刀使用
·糖尿病
·手術切口保護不力
·切口縫合欠佳
·其他
04 脂肪液化的診斷原則
目前尚無統(tǒng)一診斷標準
多發(fā)生于術后3—7天,切口有較多滲液,無其他自覺癥狀。
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組織游離,滲液中可見漂浮的脂肪滴。
切口邊緣無紅、腫、熱、痛及皮下組織壞死征象。
滲出液涂片鏡檢可見大量脂肪滴,連續(xù)3次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
05 脂肪液化的發(fā)生原因
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機制尚未明確。術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肥胖、高頻電刀的應用、糖尿病、切口保護欠妥、縫合技術等。
1、肥胖:肥胖患者術后易出現切口脂肪液化
其原因可能與脂肪組織本身血運較差,手術切斷與切口交叉的血管,使其血運更加減少。切口愈合過程中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有部分由皮膚層和前鞘層彌散提供,一旦本身血運提供和彌散而來的養(yǎng)料不足以滿足需要,則脂肪細胞因缺乏營養(yǎng)壞死液化,發(fā)生無菌性炎癥,使切口愈合延遲。
2、高頻電刀的使用:高頻電刀操作簡單、止血效果優(yōu)良,在臨床應用日益增多。
電刀工作時的高溫會引起組織碳化和氣化,加重了肥胖患者術后切口脂肪液化。高頻電刀工作狀態(tài)時的溫度遠超組織耐受溫度,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不同程度碳化、變性、壞死,而且脂肪組織內的毛細血管也因熱凝固栓塞,導致血運較差的脂肪組織血供進一步減少,脂肪組織無菌性壞死,形成滲液。電刀也會對切口切緣造成熱性損傷,增加切口脂肪液化的風險。
3、糖尿?。禾悄虿』颊哂夏芰κ軗p,易出現切口愈合不良等手術并發(fā)癥。
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力差、血糖控制不理想、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及血管病變導致血液供應障礙有關。此外,糖尿病患者術后易發(fā)生血管并發(fā)癥,影響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降低切口區(qū)血供,白細胞及纖維細胞修復能力受損,使肉芽生長減少,同時高血糖可造成血管滲透壓增高,抑制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機體抗感染愈合能力,從而造成手術切口脂肪液化。
4、手術切口保護欠妥。
·切口暴露時間較長
·縫合不當形成死腔
·機械作用(擠壓、鉗夾)
·碘酊、乙醇接觸脂肪
5、切口縫合欠佳。
·縫合錯位
·留有死腔
·縫合過密
·打結過緊
6、其他因素
·操作粗糙
·結扎大塊組織
·止血不
·貧血
·低蛋白血癥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
·術前切口周圍存在軟組織損傷
06 治療
·血糖
·貧血
·低蛋白血癥
·紅外線照射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時刻保持切口干燥
根據滲液多少治療:
·切口液比較少,液化的范圍也不大,則不需要拆除縫線,通過擠壓切口的方式來盡量排出滲液,換藥3次后可以拆線;
·切口滲液比較多,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拆線2針;
·使用紅外線照射切口,置高滲鹽或高滲糖紗布或中藥膏劑條引流,換藥1次/d,創(chuàng)面逐漸長出新鮮肉芽組織,用無菌蝶形膠布或創(chuàng)可貼使切口緊密對合后切口愈合;
·換藥到有大量新鮮肉芽組織生長后擴創(chuàng)直接縫合傷口愈合。
·切口全部有脂肪液化,則需要把的縫線全部拆除,然后沖洗切口,清創(chuàng),在切口旁邊開一個小口,留置引流管并固定,接負壓引流,在引流液減少之后就可以拔掉引流管。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使用抗生素。
紅外線的作用
中藥生肌紗條有如下優(yōu)點:
-
生肌紗條具有一般油紗條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引流脂肪液化物和切口分泌物,減輕液化物和分泌物對切口的不良刺激,降低切口感染的機會,促進切口愈合;
-
生肌紗條具有祛腐生肌的作用,在充分引流的同時,無損傷地液化、祛除壞死組織,使失活組織與健康組織自然分離。生肌藥物直接作用于切口內的健康組織,同步促進新生組織的再生,從切口底部向上逐漸填充,不留死腔,并刺激周圍微血管重建,加速切口愈合,愈合后無明顯瘢痕;
碘伏油紗條優(yōu)點:
-
碘伏系表面活性劑與碘絡合而成的不穩(wěn)定結合物,其中80%~90%的結合碘可解聚成游離碘,濃度大、殺菌力強、無味、無刺激、無致敏性、毒性低,且不產生耐藥性,具有廣譜抗微生物用,對細菌、芽孢、真菌、衣原體、支原體及病毒均有效,其水溶液呈酸性,對黏膜無刺激性,無明顯副作用,對病原微生物具有廣譜的殺滅性,作用快,故能有效防止液化后再次被細菌等所感染影響傷口愈合。但需注意使用過程中出現碘過敏,所以,用之前需排除碘過敏。
慶大霉素鹽水紗條:
-
日換藥1~3次,每次換藥用生理鹽水充分沖洗傷口,清除失活組織后,內置慶大霉素鹽水紗條引流;待切口滲液消失,創(chuàng)面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應用蝶形膠布封閉死腔或行二期縫和。
-
甲硝唑沖洗
-
因抗生素使用問題目前已無法應用。
高滲糖聯(lián)合胰島素
-
胰島素4U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先取15ml沖洗殘腔,再取2~3ml做切口及空腔周圍皮下浸潤,余量噴灑在創(chuàng)內引流紗條上;每日更換切口敷料,并擠壓切口1~2次將液化脂肪擠盡,3d后換藥觀察,如未愈合,重復上述治療。直到切口滲液消失,創(chuàng)面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
重點:
以上操作能夠得以實行的重點是?
深筋膜的嚴密縫合,與外界無接觸;
07 縫合的基本功
綜合方法:
1、結扣的分類:
單結:
外科結扣的基本 組成部分,僅繞一圈,易松脫,結扎時不宜單獨使用。
方結:

由兩個相反方向的單結扣重疊而成,適用于較少的組織或較小的血管以及各種縫合的結扎。
三疊結:

就是在完成方結之后再重復第1個單結,使結扣更加牢固。適用于直徑較大的動脈、張力較大組織的結扎或用于腸線和尼龍線打結。
外科結:

在作第1個結時結扎線繞兩次以增加線間的接觸面和摩擦力,再作第2結時不易松動或滑脫,因打此種結扣比較費時,故僅適用于結扎大血管。
假結:

由同一方向的兩個單結組成,結扎后易于滑脫而不宜采用。
滑結:

盡管其結扣的構成類似于方結,但是由于在打結拉線時用力不均,一緊一松甚或只拉緊一側線頭而用另外一側線頭打結,所以完成的結扣并非方結而是易松脫的滑結,術中定要避免。
2、縫合的常見問題
傷口雙側縫合組織深度不一致-皮緣重疊或者形成死腔

1、筋膜層縫合間隙大-深處積血積液滲出到皮下脂肪間隙-脂肪液化;
2、邊距過寬-血運干擾大-脂肪液化;
3、止血鉗鉗夾組織力度控制差-脂肪機械損傷;
4、手術切口?。籂坷皵[放體位導致皮下缺血時間長;
5、逐層縫合之間鹽水沖洗不到位;
6、引流不,引流條數目不夠;
7、止血不;
2、縫合時注意事項
1、縫合的前后用0.9%NaCl溶液來反復地沖洗傷口。
2、在縫合皮下組織的時候不能留下死腔,縫線不能夠太密,這樣會影響脂肪組織。
3、如果患者的切口張力比較大則可以選擇使用預防性減張縫合或者是二期縫合的
方式來保護脂肪血運,避免造成切口裂開。
較深傷口的關閉----皮下縫合

較深傷口的關閉---皮下縫合 立8字縫合
間斷縫合
垂直褥式縫合
水平褥式縫合
08 正確使用電刀
1、電刀的強度調到合適的程度,
2、不能使用電凝切割組織
3、還要盡量縮減電刀與脂肪組織接觸的時間,
4、不應該在軟組織過多的地方長時間使用電凝,以免造成組織壞死
·對待脂肪液化,防患于未然,預防比治療更重要,術前,術中,術后都需要注意。
·術前要積控制糖尿病、高血壓、貧血、低蛋白血癥等基礎疾病。
·對合并軟組織損傷的患者,手術切口盡量避開軟組織損傷處,若不能避開,縫合 時可切除不健康的脂肪組織,
·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
·術中盡量少使用高頻電刀,
·手術操作應遵循原則,
·切口暴露時間長,要定時用氯化鈉溶液沖洗,保持傷口組織濕化。
·術中應用消毒藥物如碘酊、乙醇等盡量不要流入傷口,以免損傷切口周圍組織。
·手術切口縫合時不要錯位、留有死腔,縫合不可過密,打結不要過緊。
·術中止血要。
·對于皮下脂肪較厚的部位,可分層縫合,
·修剪挫傷或因電刀而損傷的脂肪組織,常規(guī)皮下留置引流片,24~48 h內拔 除。
10 建議
·術區(qū)常規(guī)碘酊消毒2次,待干燥后酒精仔細脫碘;
·術中電刀幅度控制在30-40W之間;
·使用沖洗槍,分層多次沖洗;
·手術切口盡可能不??;
·術后每日換藥嚴密觀察;
·敞開敷料,紅外線照射,3/日;
·必要時可擠壓傷口,檢查有無脂肪液化
·努力提高縫合技術;
·能置管就不放引流片;
·及時更換敷料;
聲明:圖文來自 好醫(yī)術,重在醫(yī)學知識普及,不求任何經濟效益,如有侵權,及時聯(lián)系我們。
- 上一個:【腹腔鏡篇】淋巴結清掃術
- 下一個:【宮腔鏡篇】宮腔粘連宮腔鏡的手術步驟